由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盐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2025第二届中国医疗装备创新转化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现代医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实训班”于2025年11月7日—9日在江苏省盐城市成功举办。大会聚焦生物医药行业前沿科技和成果转化,数十名医疗装备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百余名会员代表和业界精英云集盐城,围绕医疗装备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等主题,展开了一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讨论,同时大会还针对现代医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展开了辅导性讲座。大会由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医疗装备创新转化分会、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联合承办,盐城市医院协会、盐城市抗癌协会、北京药师协会协办。大会取得丰硕成果,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开幕式上,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新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晓南教授、盐城市卫健委党委副主任祁新辉教授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黄新望副会长兼秘书长,充分肯定了转化分会自成立以来,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建设发展成绩。对转化分会下一步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他要求转化分会要围绕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1236999发展战略和12356发展规划,进一步充实完善组织机构、丰富业务领域和创新服务手段。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学术会议活动、组织发布更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和专家共识、立项一批医疗装备创新转化项目等,将转化分会办成行业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专业分会。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晓南
盐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祁新辉
新晋会员单位
优秀轮值会长
医疗装备创新转化分会主任委员杨国斌做了“以区域合作促进为笔,绘就创新创造新画卷”的主题发言。提出以本次大会的成果为基点,逐步完善和固化形成区域性医疗装备创新发展促进模式 —盐城模式。以区域卫生机构、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为主体,以国家级行业协会为重要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国家方案 — 区域行动”双引擎作用,开创区域院企联合、医工交叉创新转化新局面,促进区域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能力的新提升,推进医疗装备自主创新及国产化、国际化的新进程。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晓南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院长杨晖教授,创始人人工智能和生物医学跨界科学家邢传华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湛教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周军教授等十余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周军教授《人工智能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晓南教授《搭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全要素、全球化生态赋能平台》
创始人人工智能和生物医学跨界科学家邢传华博士《AI助力早诊突破癌症在可治愈阶段的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湛教授《智慧医院建设探索与实践》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院长杨晖教授《智能医疗器械与主动健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曾明教授《同济医院成果转化探索与实践》
大会还专门设置了赋能辅导讲座,“医护如何搞好医工转化”、“创新转化铁三角模型”、“医学创新技术成果的诞生”、“临床细节里的创新契机:灵光一现与产品转化”、“创新转化,融合四链,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等课题,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专家授课
同期,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医疗装备创新转化分会召开了常委工作会议。分会主任委员杨国斌传达了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二届四次常务理事会的主要精神和工作任务要求。讨论通过了新发展单位会员、个人会员提案,会议鉴于王正、袁学锋两位副主任委员在2025年7—12月份担任分会轮值会长期间的突出表现,决定授予两位同志 “优秀轮值会长暨医疗装备创新转化突出成绩和历史贡献奖”荣誉称号。
常委工作会议
与会代表就医疗装备创新转化分会的建设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进一步确立了分会“创新、融合、赋能、转化”的宗旨和理念建设医疗装备创新转化与应用品牌学术团体的目标。会议确定分会要加强合作机制探索,以项目牵引发展,在区域合作促进模式、专科专病医共体模式、创新项目合作模式上求突破。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团队精神,加大自身建设力度,探索组织发展路径,提升分会的组织活力。建立并充分发挥分会的“五器“功能,即:成果转化的孵化器,产业创新的加速器,重点项目的弹射器,国产替代的助推器,器械出海的服务器。在建能、集能、赋能上逐步实现成长与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