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指导,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食安工委主办,副会长单位方舟健客承办的“健康中国?AI + 体重管理先行” 行业协同创新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聚焦AI技术在体重管理中的规范应用与行业协同,标志着我国体重管理正式迈入“协同创新、生态共建”的新阶段。
研讨会现场,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毛振宾会长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润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任发政教授,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主席、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于小冬教授,方舟健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方敏博士,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首席研发官钱镭等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体重管理标准化、AI技术创新路径、科学减重理念普及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推动行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领、技术赋能,共促体重管理规范化
随着我国超重与肥胖人群比例持续攀升,体重管理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与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指出,2019年有11.98%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高BMI。与此同时,肥胖所带来的医疗负担也日益加剧,预计到2030年,相关医疗费用将高达4180亿元,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
在这一背景下,推动体重管理从“经验主导”走向“科学主导”尤为关键。毛振宾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传统的体重管理方式存在诸多痛点,本次研讨会以‘健康中国·AI+体重管理先行’为主题,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他认为,AI技术在体重管理领域广泛应用是必然趋势,但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算法伦理、服务规范等一系列课题也应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毛振宾会长强调,食安工委将持续推动搭建国家级交流平台,联合科研、产业与监管部门,共同构建适应AI健康服务的技术标准与监管框架,引导行业有序、高质量发展,让技术创新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润生教授作主题分享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任发政教授作主题分享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主席、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于小冬教授在主题分享中指出,当前公众对体重管理的认知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节食、轻运动”等误区。他呼吁,体重管理应融合文化引领与科技支撑,从恢复群众性体育活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真正推动“管住嘴、迈开腿”融入日常生活。
AI+减重落地实践,企业助力服务模式升级
在AI技术与体重管理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企业作为技术落地的重要推动者,正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
方舟健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方敏博士分享了公司在“AI+减重”领域的创新成果。据介绍,依托杏石医疗大模型,方舟健客打造出业内首个“AI+减重”数智化方案,通过AI医生助手、健康管家、用药助手三大模块,实现个性化建议生成与全天候服务覆盖,推动减重流程更安全、科学、可持续。谢方敏表示:“AI不仅能够突破人力和时间的限制,更能通过持续学习,实现‘越用越懂用户’的精准管理。‘AI+减重’已成为全球健康管理的重要趋势,我们将持续深耕这一领域。”
在药物研发端,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首席研发官钱镭指出,AI技术正加速药物筛选与临床试验进程,推动减重药物从传统食欲抑制类药物向代谢通路调节类药物转型,进一步提升安全性与有效性。他表示,信达生物将持续探索“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的AI减重路径,为不同健康需求的人群提供精准治疗方案。
多方协同、生态共建,启动全民促进行动
为推动“AI+体重管理”从理念走向全民实践,本次研讨会宣布正式启动“健康中国?AI+体重管理先行”全民促进行动。与会嘉宾共同发起“科学减重”生态共建倡议,呼吁更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与行业伙伴加入,构建开放、协作、规范的行业生态。
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副会长王华发言
作为行业标准化建设的牵头单位,食安工委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促进监管方、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三方协同,推动建立国家级减重交流机制与服务落地路径,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研讨会由食安工委副主任委员李东主持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搭建起我国体重管理领域的高水平对话平台,也为AI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规范应用树立了新标杆。未来,食安工委将继续携手各方,推动“AI+体重管理”创新发展,助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