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FDSA科普之窗 | 关于“无菌蛋”的科学解读
最新动态
FDSA科普之窗 | 关于“无菌蛋”的科学解读
2025-08-272


     

     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始终密切关注食品药品行业的市场发展动态,对行业内关注度高、争议性大的舆情进行系统性研究与归因分析,并积极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近期,市场上出现宣称“安全无菌、食用更放心”的“无菌蛋”及“无抗鸡蛋”产品,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出现了对“无菌”声称的质疑声音。早在2023年,我会已牵头制定并发布了《富硒生态鸡蛋》团体标准,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全面提升鸡蛋品质与安全水平,引导行业走向更规范、更健康的发展轨道。为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强化鸡蛋产品质量可信度,近日,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无抗功能食材食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中检集团等权威机构,依托其出具的科学、严谨的检测报告,对市场上符合无抗生素、无激素、无兽药残留、无沙门氏菌、无金黄色葡萄球菌、无大肠杆菌及无重金属等多项关键指标要求的鸡蛋产品,组织开展溯源及“无抗安心蛋”认证工作。



01

 “无菌蛋”这一声称并不严谨

     “无菌蛋”声称的“无菌”,按照字面意义的理解,应该是鸡蛋壳内外都没有细菌。通常情况下,商家声称的“无菌蛋”需要经过特殊杀菌处理(如巴氏杀菌),重点是通过技术手段消除蛋内可能存在的致病菌(主要是沙门氏菌)。但鸡蛋作为一种食用农产品,要经过贮运、销售等环节,从科学客观的角度来讲,很难达到绝对“无菌”状态。因此,“无菌蛋”这一声称并不严谨,现行相关标准也没有“无菌蛋”这一概念。


02

“无菌蛋”不同于“可生食鸡蛋”

     相比“无菌蛋”,“可生食鸡蛋”是更为综合的概念,需要严格落实养殖、生产、储运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无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同时满足生食场景下更高的质量要求,如无腥味、蛋黄流动性好等。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可生食鸡蛋的国家标准。从T/CAI 008—2021《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的规定看,“可生食鸡蛋”对养殖环节、初加工环节以及产品的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致病菌限量以及农兽药残留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要求可生食期在距生产日期15天之内,超出15天后应熟制后食用。


03

建议特殊人群避免生食鸡蛋

     消费者食用鸡蛋有不同的喜好,有的喜欢全熟鸡蛋,有的喜欢溏心蛋,一些消费者享受生食鸡蛋的独特风味和感官体验,国际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也有生食鸡蛋的习惯。从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角度来看,生鸡蛋可能降低消化吸收利用效率或引起过敏,甚至带来安全风险,熟制鸡蛋(如炒蛋、煎蛋、煮蛋等)更符合我国消费者食用鸡蛋习惯,更有利于防控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因此,不建议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免疫力或消化能力低下人群生食鸡蛋。


     鸡蛋经营者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严格控制养殖、初加工、销售等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不要作“无菌蛋”这种不严谨的声称。


来源:市说新语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