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追溯体系建设,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提升溯源产品曝光度和市场认可度,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召开产品溯源服务平台建设和高质量产品推介工作推进会,研究溯源产品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和高质量产品推介等相关事宜,旨在为会员单位提供高质量、高标准、专业化的溯源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
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毛振宾会长主持会议。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新望,市场调查与测评工委会刘陶主任委员,农产品与乡村振兴工委会胡兆荣主任委员,检验检定分会赵冬强主任委员,无抗功能食材食品专委会陆庆光主任委员、刁玉林副主任委员,品牌建设工委会王晓静副主任委员,食药械化临床概念验证中心高茂龙处长、高玉霞秘书长,怀健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晓阳总经理,溯源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卫伟,以及相关机构工作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毛振宾会长在会议中指出,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2025年“12356工作计划”的核心是“做好服务”,即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近期,我会与多个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在交流中了解到,地方政府对打造特色道地产品品牌,提高产品市场销量,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等方面需求迫切,我会诸多会员企业和分支机构的高质量产品也需要不断提高市场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加大网络平台推广力度。为此,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出溯源评价项目,旨在整合资源、甄选优品、科技赋能、社会共治,共同推动食品药品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良性互促,让更多高质量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增进民生福祉。
陆庆光主任委员提出,溯源体系建设应立足于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并依托专业检测数据作为技术支撑。刘陶主任委员建议,可选取标杆企业和特色产品开展试点,如宁夏枸杞、铁棍山药等,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溯源体系要体现FDSA监管,对产品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胡兆荣主任委员表示,其工委会当前已聚焦化橘红、木耳、羊奶等系列特色农产品,溯源项目可以在宣传中融入“厨房代替药房、食品代替药品”的健康理念,引导群众改善生活方式。赵冬强主任委员介绍了其掌握的专业直播销售资源,期待通过溯源机制筛选出更多优质道地产品,助力电商平台推广。首批可以以药食同源产品为切入点。刁玉林副主任委员强调,产品安全是前提,要“优选、优育、优推”,实现从源头到消费端的全程质量控制。同时,可以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权威科研资源,为溯源产品提供科技赋能与品质支撑。王晓静副主任委员表示,将调动多方媒体资源为溯源产品赋能加持。高茂龙处长提出,可联合北京老年医院等医疗机构,通过专业的技术评估手段和设备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溯源产品提供科学数据与临床证据支持。王晓阳总经理指出,温县淮山药等四大淮药天下闻名,但近年来道地产量有限,市场上冒充货较多,需要开展有机认证和产品溯源,为道地产品背书,维护市场信誉度。
毛振宾会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了三项推进重点:一是整合中国农科院、北京老年医院等权威机构资源,增强溯源体系的公信力和科学性;二是借助精准流量和融媒体矩阵,实现项目高效宣传推广;三是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稳步推进,确保项目扎实落地。首批试点将聚焦铁棍山药、大红袍花椒等特色农产品。他还呼吁会员企业从市场需求出发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创新优化服务模式,推动溯源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
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将于2023年10月27日至29日,联合马来西亚柔佛州政府与潍坊市人民政府,在潍坊市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特色食品产业园暨全球清真供应链大会”;并于12月6日至8日在武汉市举办“中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大会暨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品牌展览会”。两会均秉持务实高效的原则,着力推动实效落地,重点结合溯源优质产品,真实展示道地特色农产品,切实助力乡村振兴。与会各主任委员一致表示,将积极组织特色农产品企业参与这两次大会,充分展现地域特色与产业风格,确保大会办出成效、办出影响力。
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扎实推动溯源产品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和高质量产品推介工作,汇聚各方力量,赋能质量提升,推动社会共治,助力实现食品药品高水平安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