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数智医疗产业分会启动《中线(NUT)癌诊疗指南》团体标准编制。NUT癌为WHO新分类肿瘤,目前在国内外的认知程度较低。NUT癌发病率及易感因素未知,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NUT癌误诊率较高,约70%的NUT癌被误诊。NUT癌预后较差,目前研究显示其总生存期OS不超过10个月。现有研究提示溴结构域和末端结构域抑制剂(bromodomain and extra terminal domain inhibitor ,BETi)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靶向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HDACi)是治疗NUT癌具有潜力的新的治疗方法。由于NUT癌发病部位不定、肿瘤进展迅速、对机体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以及总体生存率较低等因素,该类疾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但目前仍缺乏NUT癌标准化诊治指南,为了给临床医师提供更加明确规范的诊治参考依据,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征求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和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编写《中线(NUT)癌诊疗指南》团体标准,后续将根据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适时修订,以适应临床应用需要。
《中线(NUT)癌诊疗指南》团体标准的编制提高国内医生对NUT癌认知,减少NUT癌误诊及漏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医务工作者为NUT癌患者选取更为有效且合适的方案,并有利于国内众多医务工作者及科研工作者共同推动NUT癌的相关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潜在治疗策略,从而有利于提高NUT癌患者的预后。
团体标准的编制由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提出,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归口,起草单位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45家国内知名院校附属医院。主要起草人为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数智医疗产业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副院长印明柱及叶卓淼、李鑫、张明辉。